姜椿芳与《苏联百科辞典》-纪念文章-姜椿芳-姜椿芳
纪念文章

张曼真


1987年12月上旬,我见了姜老最后一面。那时他已病重卧床,但见我来仍坚持起坐,像有话要说。望着他那虚弱的身躯和焦黄的脸色,我心中非常难过。一时竟想不出用什么话来安慰他。

10年来,为了百科全书的调研和《苏联百科词典》的编译工作,我不时要向姜老请示。每次走进他的办公室,都见他伏案用放大镜在仔细审阅修改大百科全书的稿件。但他每次见我进来,都以慈祥的微笑相迎,给人一种亲切体贴之感,让你说话更随便些。谈完工作,他总不忘记关切地问我母亲好,问我孩子好。几句简单的问候话,总是使我心头热乎乎的。我尊敬姜老是一位严格的领导,他不放过工作中的一点疏忽;我爱戴姜老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总能从他那里获得新知;我更感佩姜老是一位忠厚的长者,他那关心体贴人的心怀,是无微不至的。

这最后一次见面,他竟挣扎着起来,坐到沙发上,气喘吁吁。我以为他会诉说病苦。不,他说的竟是下面一番话:

“你是《苏联百科词典》的责任编辑,书是出来了,你们费了心,谢谢你们。但是进一步的修订任务可不轻啊。你要继续抓下去,抓下去……”

当我听到他用虚弱的声音说到:“……我看我希望不大了,帮不了你们忙了。希望你们能继续有所成就。”我盈眶的热泪再也止不住了。最后,他说话已没有气力,但仍不忘记问我的孩子好。

我不禁想到一句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

才几天的时间,这样一位有着高尚美好心灵,有着强烈事业心的人竟然不在人间了。我茫然拉开抽屉,那里面放着姜老用粗黑的字迹写着“苏百词典稿件”的夹子。那是我两年多以前送姜老审阅的稿件。其中有《苏百词典》中文版的“出版说明”、“中文版凡例”和最后一批译稿。稿件上还留有姜老修改的笔迹。

姜老在《苏百词典》中文版的编辑工作上是花费了心血的。我不记得多少次陪同姜老登门访问这部书的译审委员会主任赵洵同志,商讨稿件的译审问题,往往谈得很久。《苏百词典》中文版后面的俄汉对照索引,是根据姜老的意见添加上页码的。书出版后,许多读者来信称赞书后的索引给他们带来极大的方便。

我还记得,当我把《苏联百科词典》中文版的第一本样书送给姜老时,他是多么喜悦。但是,这本精装大书的版权页上却因为姜老的谦虚和坚持,竟没有印上作为总编辑的姜椿芳的名字!透过泪水,我仿佛看见在书上出现了姜老的高大身影和他惯常的微笑……

 

 

原载《出版工作》1988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