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民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大家好!
在姜椿芳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我们缅怀这位历经磨难而又矢志不渝的革命文化战士,学养宏富而又虚怀若谷的中国百科事业奠基人、著名的翻译家。
姜椿芳是我国文化界的骄傲、更是哈尔滨的骄傲。他没有上过大学,更没有留学海外的背景,是什么成就了他辉煌的一生?我们回溯他坎坷的人生,就不能不共同追忆那段与哈尔滨结缘的八年时光。
1928年,为了生计,16岁的姜椿芳随父母从江苏的一个小镇来到哈尔滨,在道外区的一个大杂院内住了下来。同年,姜椿芳考入东省特别区第三中学(现在的哈三中)。为了能在待遇优厚的中东铁路局找到一份工作,课余时间,母亲帮姜椿芳请了一位白俄侨民教俄语。这位俄语教师不懂汉语,只能用生硬的英语来解释俄语。姜椿芳凭着之前在常州教会小学学过的一些简单英语,借助翻看英语辞典来弄懂这些解释,以此来学习从未接触过的俄语。
1928年6月4日,日本关东军制造了皇姑屯事件,日本企图趁东北局势不稳之机,推进吞并中国东北的“满蒙政策”,尤其是密谋加紧在东北修筑五条铁路,即所谓“满蒙五路”。消息传来之后,哈尔滨市广大市民义愤填膺,纷纷罢课、罢市,举行示威游行,抗议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全市学生界成立了“哈尔滨学生维护路权联合会”(简称市学联)。在第三中学举行的演讲会上,姜椿芳以“吾辈的责任,志在救国”为题进行了激昂的演讲,激发了同学们的爱国热情,他被推选为三中学生会代表,和其他学校的同学们一道参加了11月9日 举行的全市大中学生对修五路的游行示威。
1929年,姜椿芳的父亲失业,家庭生活十分困难。紧张的时局和困苦的生活磨砺了姜椿芳。他起早贪黑地读书读报,对社会生活、国家政治和世界形势,有了比较系统、明确的看法,逐步树立起追求进步的世界观。从那时起,17岁的姜椿芳就开始撰写文章,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他先后在《国际协报》副刊《绿野》上发表了《电灯》和《寻找职业》两篇小说。描述贫苦市民和失业者的疾苦,控诉黑暗社会的不平等、不公正。
1930年初,经朋友介绍,进"哈尔滨光华通讯社"做俄文翻译,每天必须译出一两千字的新闻。俄文晚报每天下午3点出版,收到报纸立刻着手翻译(还要先看一下,哪些是中文早报上所没有的消息,哪些消息是值得报道给中国读者的)。新闻必须抓时间,当天的报,当天译,时间有限制,7时左右集稿,经过编辑审阅修改,刻蜡板、油印,至晚9时就得分送到各报馆去。当时姜椿芳俄文水平很低,要在两三小时内译出两千字左右的新闻稿,看得懂看不懂,都要赶快译出,身边没有人可请教,只能翻查字典,译出来的新闻总要文字通顺,第二天是要见报的。畏难不干不行,好不容易找到的这份工作,生活逼着他必须硬着头皮干下去。这煎熬式的译报工作,持续了一年零十个月。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年底前,日军攻入哈尔滨市,光华通讯社停办,姜椿芳又失业了。
这是姜椿芳在翻译的道路上走出的第一步。他通过两年的译报工作,到后期已经能够比较快地胜任,而且新闻的内容,既是多样化的,有政治、经济,有社会新闻,他就有机会掌握了比较广泛的语汇,为他后来成为翻译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31年夏,姜椿芳在反日运动高潮中加入了反帝大同盟,受李大钊同学楚图南的影响,9月秘密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开始了革命生涯。姜椿芳入团后,积极发展了一些团员,在今天的道里区新阳路一带建立起新安埠街道团支部,并担任团支部书记。姜椿芳锻炼了很强的组织能力和活动能力,经常在工人居住密集地区的铁路工人子弟和青年学生中组织读书会,组织阅读进步文艺作品,讲述苏俄革命的故事。并给大家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帮助大家提高政治觉悟。“九·一八”事变后,姜椿芳按照党的要求,积极投身抗日救国运动,发动团员和积极分子参加反日集会和游行示威,到街头讲演,声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罪行,揭露蒋介石国民党政府不抵抗政策。当爱国将领马占山、李杜等率领部队顽强抵抗日寇,发动了壮烈的江桥抗战和哈尔滨保卫战后,姜椿芳发动团员和积极分子组织募捐、组织慰问团,支援和慰劳抗日前线的战士。
这一时期,中共满洲省委从沈阳迁到哈尔滨,抗日英雄杨靖宇任哈尔滨道外区区委书记,后又被任命为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东北反日总会会长,他曾住在姜家。杨靖宇经常与姜椿芳谈国际形势和苏区情况,使姜椿芳更加了解了这位忠诚的共产党人和他不平凡的斗争经历,同时,姜椿芳更加开阔了眼界,学到了许多地下工作的方法。理想、眼前的处境、苏联的红色政权……在姜椿芳的眼里,都充满了力量,他获得了极大的精神滋养,也变得日益坚强。
在杨靖宇指示下,姜椿芳多次组织共青团员和反帝大同盟会员,利用群众集会的机会,散发大量反日传单,鼓动民众抗日救国。1932年2月5日,日本侵略军的铁蹄踏进了哈尔滨。哈尔滨陷入了一片白色恐怖之中。3月1日,日伪在车站街路北的一个广场上(离喇嘛台不远),举行庆祝伪满洲国“建国”大典,姜椿芳在地下党团组织安排下,带领多名党团员和反日会员进入会场,散发大量反日传单、漫画。当晚,街头的几处牌楼被拆毁了,霁虹桥两侧悬挂的灯笼被烧毁了,街道上的宣传画板被墨汁涂黑了,广大市民都拍手称快。同年,四月初八(浴佛节),姜椿芳利用这一时机,组织一些党团员和反日大同盟会员,每人用提兜装一只鸽子,分散走入哈尔滨极乐寺潮水般逛庙会的人流中。鸽子放飞后,拴在它们腿上的纱布自动展开,一幅幅反日口号一览无余,把庙会变成了宣传抗日的阵地,群众无不欢欣鼓舞。
1932年,姜椿芳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在家中成立了共青团哈尔滨市委,他被任命为团市委宣传部长,团市委机关就设在姜椿芳家。5月间,党派姜椿芳到苏联人主办的、由英国人出面经营的英亚电讯社当电讯翻译。在旧东北军阀政权时代,不许苏联人在东北办报,也不准苏联塔斯电讯社在东北发电讯稿。苏联人只得通过英美在东北办报办通讯社。英美人在中国有治外法权,他们办报不受干涉。英国人哈同·佛利特在哈尔滨办了一份《大光报》(英文译名《哈尔滨观察报》)塔斯社又通过这位佛利特,先在哈尔滨办了一个电讯社,以“英国亚细亚”为名,简称“英亚社”,实际上发的是塔斯社的电讯。去前,党省委书记罗登贤曾找姜椿芳谈话,交待英亚社是苏联塔斯社的化身,在那里工作要保密,今后中苏两党有什么信息要传递,就通过姜椿芳和英亚社苏联人联系。7月,团中央批准姜椿芳担任满洲团省委宣传部长,主要任务是编辑出版《满洲青年》(后改为《东北青年报》),把党、团中央和满洲省委的决定和通知,以及东北各地反日义勇军和抗日游击队武装抗日的胜利消息等,及时传播给团员和广大青年。
1933年初,姜椿芳到中共满洲省委宣传部,在宣传部长和何成湘领导下担任宣传部干事,具体工作是编党报《满洲红旗》(《东北人民报》的前身),负责文件、传单的起草,还管理一个秘密印刷所和发行站。按照党的地下工作规定,姜家再次搬家,新家也再一次成了满洲省委的秘密机关,宣传部长何成湘常来此指导工作。同年6月,可以用来掩护身份的英亚电讯社撤销了。为掩护自己,每到星期天,姜椿芳就去道里端街31号的基督教堂做礼拜,还将此地作为与革命同志的接头地点。
姜椿芳不仅是党的地下工作者,而且还是一位革命作家。他在满洲省委的带领下,与金剑啸、罗烽、舒群一起领导着哈尔滨的左翼文化运动。从1929年至1935年,姜椿芳用绿波、江鸥、泥藕等20多个笔名在哈尔滨的许多报纸的文艺副刊上发表了40多篇小说、诗歌、散文、杂文及俄国文艺作品的译文。此外,他还和金剑啸促成了哈尔滨左翼作家与俄侨左翼文化的联系。他们把目光投向了身边俄侨革命文学和中东铁路苏联职员及其子弟在铁路俱乐部举办的各种红色演出,相当敏感地接触了苏联人或进步俄侨在哈尔滨的文艺活动。他们买票观看俄侨剧团在商市街俄侨会堂演出的由舒姆斯基导演的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大雷雨》,访问追随马雅可夫斯基的未来派画家苏伏罗赤夫,他们不遗余力地为陷入奴隶地位的东北人从苏联和俄侨那里“偷运军火”,并充分地利用哈尔滨“红色之路”的地缘优势,把左翼文学的影响扩大。后来,人们把哈尔滨称作北满进步文学的摇篮,姜椿芳当之无愧的与金剑啸、罗烽、舒群、萧军、萧红等一大批左翼作家被誉为北满革命文艺的开拓者。
1936年4月,金剑啸到日本人办的《大北新报画刊》当主编。姜椿芳、金剑啸充分利用这次机会宣传革命思想,在副刊上发表了不少日伪当局不能容忍的文章和图片。6月10日出版的第11期画刊上,由于刊登了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病危的消息和中国留日学生在东京公演高尔基剧作《底层》的剧照,引起《大北新报》社长的愤怒,他们先逮捕了金剑啸,接着又在中央大街逮捕了前往编辑部送稿子的姜椿芳。敌人对金剑啸、姜椿芳多次严刑拷问,但他们坚贞不屈,始终没有暴露自己共产党员的身份,保持了共产党人的高尚气节。姜椿芳被关押35天后,由于没有证据,被营救出狱。同年8月,一家人转移到上海,与上海地下党取得联系,开始了新的战斗历程。
姜椿芳在哈尔滨生活了八年。这一时期正是日本占领满蒙、策划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的阶段。姜椿芳一踏上东北这片土地,就投入到了反帝抗日的斗争中。他不但自身克服困难,在无比艰难的环境中,坚持革命斗争,还把省团委、省党委先后设立在家中,他的父母当放哨员、交通员,这个革命家庭为了斗争需要搬了十三次家,其间李兆麟、李实、何成湘、杨靖宇、赵尚志等人都在他家开过会或住过。革命斗争锤炼了他的意志,艰苦学习丰富了他的学养。他刻苦学习俄语,为他日后的翻译人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哈尔滨的八年时光对姜椿芳的人生转折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使他由一名青年学生成长为坚强的抗日斗争领导者,推动了哈尔滨抗日斗争的不断发展。在姜椿芳同志的战斗生涯中,哈尔滨成为他一个标志性的起点。
在姜椿芳同志诞辰百年的日子里,我们怀着敬仰与爱戴之情纪念这位文化界前辈。他和一些老一辈革命家一样,不仅仅是一名职业革命家,同时也是品德高尚的学问家,特别在他晚年主编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使他成为国际最重要的出版家之一,被国际文化界称为“中国的狄德罗”,姜椿芳同志坚强的革命斗志,“厚今而不薄古,重中而不轻外”的文化精神,必将激励工作在文化战线上的每一位同志,在世界文化不断交融中,保持冷静的头脑和谦勉的心态,潜心治学,奋发图强,为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